农大教授来俺村卖苹果
“家人们集合啦,幸福生活开村播,咱村的精彩自己播。我是种了40多年苹果的郭素萍,今天带你们揭秘亩产6000斤的富岗苹果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市民餐桌的。”
“家人们集合啦,幸福生活开村播,咱村的精彩自己播。我是种了40多年苹果的郭素萍,今天带你们揭秘亩产6000斤的富岗苹果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市民餐桌的。”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富岗苹果、保定冰柿、迁西板栗……近年来,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鼓起了乡亲们的“钱袋子”。怎样进一步深挖“土特产”优势,打造更多爆款农产品?本期圆桌论坛,我们邀请三位政协委员献策支招。
9月23日,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燕赵大地五谷丰登、瓜果飘香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红薯、花生、土豆,已经发育成熟;苹果红遍了山头,等待着人们前来采摘;谷穗低垂、豆荚饱满,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。
9月23日,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燕赵大地五谷丰登、瓜果飘香,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红薯、花生、土豆,已经发育成熟;苹果红遍了山头,等待着人们前来采摘;谷穗低垂、豆荚饱满,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。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“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”。近年来,我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取得较好成效。但仍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失衡、城乡产业协同不足,以及空间布局不合理阻碍生态要素流动等问题。河北省地貌类型丰富多样,为城乡融合提供了差异化的生态
“我今年种植了2000多亩玉米,采用宽窄行种植、精选优种、精量播种、滴水齐苗、精准化控制、分次施肥等一系列技术,应该能有个好收成。”望都县高优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晓松说,今年他按照玉米单产提升技术方案,亩均播种7300株,生长期全部实施水肥一体化喷灌